信阳航空职业学院

心灵驿站 当前位置: 首页 > 心灵驿站

超限效应——为什么你总是“越说越烦”?

时间:2025-02-28 14:59:40 来源:本站编辑 作者:本站编辑 阅读:

在大学生活中,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老师或父母反复叮嘱你学习的重要性,但你却越来越烦,甚至开始抵触?或者你和朋友因为某件小事反复争吵,结果关系越来越僵?这其实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现象——超限效应。

什么是超限效应?

唠叨11.JPG

超限效应(Overlimit Effect)是指当人们受到过多、过强或过频繁的刺激时,会产生一种不耐烦甚至抵触的心理反应。简单来说,就是“刺激过多,反而适得其反”。

超限效应在大学生活中的表现

学习中的超限效应

唠叨学习.jpg

反复提醒导致反感:家长反复提醒你“要好好学习”,但你却越来越觉得烦躁,甚至开始抵触学习。这种过度的提醒反而让你失去了学习的动力。

疲劳.JPG

过度学习导致疲劳:长时间连续学习同一门课程,可能会让你感到疲惫不堪,甚至对这门课程产生厌倦感。这种过度的学习刺激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。

社交中的超限效应

我不听不听.gif

频繁催促引发矛盾:在社团活动中,如果你频繁催促某个同学完成任务,可能会让他感到不耐烦,甚至产生抵触情绪,导致关系紧张。

已读不回.jpg

过度关心适得其反:朋友之间,过度的关心和追问(如“你为什么还不回我消息?”)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压力,甚至疏远你。

如何应对超限效应?

适度原则

番茄工作法.JPG

在学习中,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,避免长时间连续学习同一门课程。可以采用“番茄工作法”,每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,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。

学会倾听

倾听.JPG

在与他人相处时,学会适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,避免过度催促或指责他人。多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,而不是一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。理解对方的需求,才能减少不必要的矛盾。

超限效应提醒我们,无论是学习、社交还是自我管理,“适度”才是最重要的原则。过度的刺激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,反而可能适得其反。

来源: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编辑:程杉杉 初审:丁可 终审:田飞